《心经》像一把利刃,破除一切顽固执念,了悟万物空性,因缘和合而已,一切便迎刃而解! 不破不立,破掉一切不当立,立一切当立,如此而已!
原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唐三藏 玄奘法师译 流通于公元 500 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解读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修行进入甚深禅定状态时,以般若妙慧“观照”五蕴组合之身,当下就洞悉“空无自性”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1般若波罗蜜多(prajñāpāramitā):智慧之船可将苦恼众生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之彼岸;
2蕴——旧译为“阴”,新译为“蕴”,意为“堆积”,即任何事物都是种种条件的“集合体”,可以分解;
3五蕴:是色(物质元素)、受(领纳、感受)、想(印象、概念)、行(思维、意志、意向、造作)、识(了别、意识),构成世间万有的所有物质和精神元素总称为“五蕴”;
4苦——心中的苦恼;厄——身外的灾难。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弗呀!宇宙间一切事物本身已蕴藏着无常变化的空性,缘起的假有本身就意味着当体即空,真空即是妙有(色)。人的受、想、行、识等一切精神的活动,也是色、空不二的。
🤔 至此,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遵循空、有不二的规律。
1舍利子:即舍利弗,在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
2色:色蕴,其概念大致相当于哲学中的“物质”一词;
3空:物质的本质属性,具有无常、暂时、相对等含义,特指因缘所生法,无自性,即是“空”。
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基本粒子(原子、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基本粒子又是由更微小的强子(如夸克、质子、中子、π介子)、轻子(如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和传播子组成。
据说,这些微小的粒子不仅小到连最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而且极不稳定,寿命极短,瞬息即逝。例如:π±介子经过一亿分之一秒就衰变成了其他粒子,如同水中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接近“空无自性”的状态。
格林在《宇宙的琴弦》一书中干脆把物质世界的存在描绘为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自性本空。这与《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谋而合。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弗呀,宇宙万有一切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本体即是空,没有生,自然也无所谓灭。诸法空相,既不会为恶的因缘所染而变为垢,也不会为善的因缘所熏习而成净。因缘所生之万法,没有自性,因而谈不上有生与灭之变化。
诸法:“五蕴皆空”,泛指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
很显然,神秀的这首悟道偈仍认为明镜可以被灰尘污染,这属现象世界的思维,而六祖惠能从本体世界入手,对神秀的知见作了如下纠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
从现象来看,菩提树、明镜、尘埃,有生有灭,但它们的本体是同一个——空无自性,怎能被污染?!故说“不垢不净”。
●生灭、增减,这两方面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人的物理条件所限,如果说眼耳鼻舌身所感受不到的就是灭、减,那就太局限了;
●垢净,更是道德观念、评价体系的作怪,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评价体系,哪来的垢净之分。
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慢慢地被蒸发而变为水蒸气飞散到空中,在天上形成了白云,凝结成较大的水滴后,落下来形成雨或者雪。水在零度以下又会结成冰……水蒸气、白云、雨、雪、冰等自然现象有增有减;然而,无论水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水的本质与总量是不变的,即不生不灭。同理,水蒸气、白云、雨、雪、冰等世间一切因缘所生之法,有生有灭,而这些现象背后空无自性的本体如同水的本质一样,是“不生不灭”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佛陀以一个“无”字进一步提醒人们,组成宇宙万有的 18 种基本元素(十八界)也是因缘和合的,也是空无自性。
换而言之,构成外部世界的六尘空无自性,以此说明被认知的对象是空性的,叫“外空”;
六种知觉器官空无自性,叫“内空”,以此说明能认知世界的知觉器官是空性的;
具有认知能力的六识也是空的,叫“心空”;
内、外皆空,心亦不实,以此来扫除人们对一切法的执着。
更重要的是,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如同木筏,一个人利用它渡河后,木筏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应该把它放下,而不是背在身上。
同理,破除了“我执”,不应误以为十二处、十八界等法是真实不虚的真理,应及时放下;否则,便会深陷“法执”的泥潭。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佛陀运用十二因缘的教义,从生命现象的延续性来分析人生的本质。人生苦难的根源是过去世的业力(无明、行),引发现世的苦果(识、名色、六入、触、受);而现在的所作所为(爱、取、有),又是产生未来苦果的因(生、老死)。人生就是在这样因果循环中使得生命得以延续,故说“无我”。
1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是十二因缘“流转门”的省略,为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所观: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此循环流转,无穷无尽,便成为无边生死。
2亦无老死尽:是十二因缘“还灭门”的省略。佛陀在菩提树下顺观十二因缘后,了知“无明”是生死的根本。若要出离生死,必须先灭无明:无明尽则行尽,行尽则识尽,识尽则名色尽,名色尽则六入尽,六入尽则触尽,触尽则受尽,受尽则爱尽,爱尽则取尽,取尽则有尽,有尽则生尽,生尽则老死尽。如此十二支一一灭尽,便得解脱。
🤔 佛陀以一个“无”字提醒人们,十二因缘仅仅是引导人们从缘起事物的前后延续变化,即透过事物的时间变化去观空,“我执”去除了,不应又执着于佛陀的教法为真理,而应放下。
无苦、集、灭、道;
佛陀以因果关系来教导人们从四个方面化解人生的苦难:
1苦谛:灭苦首先要知苦,知苦才能引发灭苦的动力,并且要勇敢地面对人生所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
2集谛:了知苦因,找出造成目前困境之各种根源;
3灭谛:任何形式的生命痛苦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之方法,一旦方法找到了,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故应树立灭苦之信心;
4道谛:悟空是灭苦之方法。
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教义,它告知人们,无论是何种困难,只要依照如上四个步骤,就一定能战胜困难,“离苦得乐”,恢复平静、正常的生活,所以称为四圣谛。
🤔 佛陀以一个“无”字提醒人们,四圣谛等法仅仅是灭苦的方法,苦去除后,不应再执着于所使用的方法与理论,才能真正达到无牵无挂的境界。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既无能证之智,自然无所证之果。因为这些本来就没有可得的缘故啊!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求道者们依此法修行之后,对世界一切事物不再执着,心中也就没有了任何挂碍,也就没有了恐惧之情,也就不会生出很多妄想,也就没有了烦恼,清净自在了。
过去、现在、未来的诸多开悟者,也都是如此依此行而清净自在。
1菩提萨埵(bodhisattva):即菩萨,觉有情,有觉悟的人;
2挂:牵挂或被网罩,比喻为无明烦恼蔽覆真心,如被罗网罩着不得自由;
3碍:妨碍或是阻滞,比喻为众生对事物的执着,阻碍正道,不得前进。
4涅槃(nirvāa):烦恼除尽,就会出现寂静、安稳、快乐的境界。
🤔 前文从理论上阐明“空”的思想,本段进入实践阶段,说明一个人若能领悟“空”的智慧,便知道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均变化无常,并无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供人们来执着。
换言之,凡事不必过于执着,就能超越一切苦恼和困厄,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获得绝对的安宁与快乐。
同时,明白了一切是因缘所生,就会珍惜和善用因缘,以达自利利他的理想。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因此我们确信,般若波罗蜜多具有降服心魔的大神力,是破除人世间的愚痴黑暗而带来大光明的力量,是至高无上的力量,是绝对无与伦比的力量,它能消除世间一切苦难,真实不虚。
现在我要说“般若波罗蜜多咒”了,我现在宣说这一咒语: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觉悟吧!